You Didn’t Think It would be That Easy?──《未來戰士:創世智能》

試想像︰少年版杜拉格斯原來是平行未來時空的基洛博士製造的人造人,目的是往另一時空尋找對抗 17、18 號與斯路、拯救自己性命與畢生研究成果的方法;叮噹是平行未來時空的天才野心科學家出木杉設計的軍用貓型不倒翁,回到過去是為刺殺野比大雄打擊地球聯邦軍領袖靜宜,但時光旅行期間發生故障,指令由「刺殺」變成「保護」結果改變了未來;小小兔是平行未來時空的風流星際國王地場衛的秘密複製人,送回過去是想告訴月野兔生兒育女是多麼的麻煩(何況還要像少女月野兔那般麻煩),從一開始杜絕月野兔喜歡自己的念頭好讓自己能夠保持單身永遠風流……

如果《龍珠》《叮噹》和《美少女戰士》都像上述那樣 reboot 了,大家會覺得好看嗎?拋開前作設定/包袱,翻天覆地重頭開始(事實上《未來戰士》系列每一集都試圖顛覆/扭曲上一集的設定),勇氣值得一讚,但假如連核心角色的品格性情都改動了,即使明言是「平行世界」,可與原版並存而非取代原作,除了商業考量,真有甚麼意思可言嗎?大家會想看「平行世界」裡邪惡版叮噹、小小兔和杜拉格斯的故事嗎?當然,偶爾幻想一下是過癮的,以此畫畫同人誌、寫寫短篇小說也沒壞,但要拍成官方新設計,那就太大爭議,不宜輕舉妄動。何況,漫畫動畫玩平行時空,成本較低,而且早已行之經年,如美國漫畫世界便千帆並舉,不同世界的相同角色可互通有無甚至拼個你死我活,讀者皆已習慣,然而真人電影換演員改性格玩「平行」,就很容易觸怒原版觀眾。

《未來戰士:創世智能》將 Jason Clarke 的命運改寫了,由人類革命軍領袖變為獨立精神的叛徒,卻無具體心理變化的描寫,這一幕被水銀機體入侵,下一幕已成敵人,這除了製造「驚喜」以外,能有甚麼深刻含意嗎?也許我們可說人心難測、難言永恆,也可說創作者在暗喻天網(科技版 Pandora’s box)永無止盡,網絡的力量終將所有人同化,藉此警醒觀眾「最好的往往才是最壞的」、「危機就在身邊」、「魔鬼就在細節中」等等等等,但就如畢明所言,「可惜是扭盡六壬玩到要人類革命軍領袖變大魔頭,時光穿梭去殺死老竇老媽已太技窮離譜」,一位人類英雄,縱非第一主角(主角當然是阿諾),但我們在銀幕看著,一起守護了三十年、一同戰鬥了三十年,然後突然說要reboot就變成了魔鬼,那下集不如扭轉再扭轉,說阿諾舒華辛力加其實才是天網真身?反正他在第一集就演奸的。當然,現在這位前州長不可能再演奸角,像今集開首一人分飾忠奸兩角已是難得了。

甚麼來都可以改,因為一切都只為動作場面服務,然而打來打去炸來炸去已無特別可言。不久分享過的評論文章〈6 Reasons Modern Movie CGI Looks Surprisingly Crappy〉,就以《未來戰士:創世智能》為例︰

David Christopher Bell: “It took me forever to figure out why this shot looked so wrong, until realizing that the one-ton robot flying down the highway somehow manages to lightly flip and bounce like a two-pound puppy. The obvious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director needed Arnold to end with his face through the windshield for the hilarious little gag that happens next, and accomplished this by throwing out everything we know about gravity and inertia in the process. It’s yet another case of an object or person going where the director needed it to go, instead of where it naturally would. And while many movies these days actually hire physicists to tell them if they’re punching Isaac Newton in the taint, that advice is meaningless if you’re using CGI to pull off an entire stunt instead of trying to perform it in the real world. It’s like they’re challenging us to think of the movie as anything but a cartoon.”

(編譯︰David Christopher Bell︰「我想了很久為何我看這鏡頭時覺得有甚麼出錯,後來終於發現,那一吨重的機械人向公路飛去,卻竟能像兩磅小狗蹦跳。對此明白不過的解釋是,導演需要阿諾舒華辛力加在擋風玻璃前的臉,以完成他極其滑稽的笑點,因此把我們對地心吸力和慣性的認知丟掉。這不過是導演要任何物件或人物隨他意走的一例,無視人和物在自然世界中會怎樣。現在不少電影都會聘請物理學家,告訢他們甚麼情況並不忠於牛頓的理論,但現在,特技人在真實世界演出特技被電腦合成影像取代,這些意見變得沒有意義。這像在挑戰我們,叫我們把電影想像成不過是一齣卡通。」)

無視基本物理,動作場面兒戲,結果就如同卡通動畫,貪圖悅目之樂,卻失實感與力量──一噸重的機械人墮在地上,是應該令觀眾感到「重量」的,而不是一副 CG 軀殼在彈動。機械人大戰不再好看,唯(幸好)有今集身材教人噴血的艾美莉亞卡克(Emilia Clarke)值得欣賞,但也不足以挽救整部影片了。今集結局連阿諾都得到「進化」了,可以變型(最近許多荷里活動作片的機械設計都深受《變型金剛》系列的影響,越來越拙劣)了,下集也就可以全 CG 上陣,很快這位前州長就可以退休了(再怎樣認老自嘲充幽默也沒用)──《未來戰士》電影系列的演化史正正告訴觀眾一個事實︰「天網」的時代越來越近,人類始終改變不到命運啊。

附錄《電影現場之旅》作者奇夫先生給筆者的留言,這方面我認識不深,故從中得到不少啟發。我修改了一點文字,方便閱讀︰「其實從《加州大地震》到《侏羅紀世界》到《未來戰士》系列,我都覺得 okay,是因為荷李活電影多多少少滲入了政商科技的意識形態(雖然往往只是皮毛),不無可觀之處。《未來戰士:創世智能》談的是 genetic engineering + robotics + bio-digitisation(純老作名詞),與《侏羅紀世界》相似,其實是美國近五年到未來十年科技、經濟、以至監管、商業倫理的一大課題。不論兩片的 execution or narration 如何,都是有下過一點工夫的。《未來戰士:創世智能》的顛覆,其實在《22 世紀殺人網絡 3︰驚變世紀》(2003)已試過,而且某程度上跟美國多年來以意識形態改造敵對陣營(和平演變?)的手法如出一轍。當然,《22 世紀殺人網絡》三部曲的論述、敍述、拍攝完整許多,但《未來戰士》表現的後 911(噢,很老土)美國撤出中東的政治現實世界,其中敵人的不確定性、多變性和 multiple node 繁殖、滲透、擴張模式,其實與片中建構的世界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未來戰士》首兩集的世界,雖然有 robot、有 time travel、有水銀人、有 Skynet,其實是停留在 industrial age 對未來的想像,在機械人技術、以至正反雙方的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and strategic intent,都是一、二戰式的正規、官僚、機械式的對抗。這趟 reboot,在科技、組織架構上,是比較貼近當下以至 near future 的發展 trajectory。當然,今時今日,人人 hacker 人人達人,也就難有 1984/1992 年對大企業造新科技產品而產生的期待、震撼、和驚艷了。」

* 原文刊於作者網誌,誠蒙作者允許轉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