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影像運動實驗──專訪《太陽・不遠》導演、製片

2014年,無論是對香港還是台灣的社會運動來說都是特別有意思的一年,始於318的太陽花運動與928催淚彈掀起的雨傘運動都令世界各地密切關注。而在這些社會運動之中,記錄工作往往必不可少,除了為運動保存以外,更是讓我們把這歷史事件以不同的角度重現於他人眼前的機會。正如《太陽.不遠》的其中一位導演傅榆所說,獨立紀錄片導演就是要把主流媒體中看不到的畫面記錄下來,因為所有的細節都是重要的。

爭奪詮釋權的影像計劃

《太陽.不遠》中集合了不同導演的角度、想法,目的是呈現不同紀錄片工作者所看到的太陽花運動的不同面向,不需要有統一的想法,但求在差異中能夠共存並且互相尊重。製片賀照緹說:「這是一個關於詮釋權的爭奪,我們希望運動的訊息能在主流媒體以外,還有更多更豐富的意義被看到,所以台灣的非牟利組織紀錄片工會就發起了《太陽.不遠》計劃。除了十位義務拍攝的導演以外,還有42位影像公民,他們把自己所拍到的片段無償的提供給紀錄片工會的影像資料庫」,超過100個人的製作團隊以不同的角度、方法切入太陽花運動的記錄之中。對於導演傅榆來說,因為太陽花運動中媒體的詮釋力量太大,而作為獨立紀錄片導演大概就是要把運動更內部的事情反映出來。正如香港的雨傘運動一樣,各紀錄片工作者並不只希望記錄運動中激烈的衝突場面,反而是希望把各個參與者的微少而有力的聲音錄下,彰顯運動的力量。

以紀錄片作為腎上腺素

「影像就如社會的腎上腺素,整個社會需要腎上腺素推動社會反應、立馬的改變,而記錄者就像扮演社會的腎上腺素,希望社會看到電影後能夠有所行動。」賀照緹如是說,「我們希望觀眾看到影片以後可以用各種的方式,諸如書寫、舞蹈等的方法完成他們對這個運動的詮釋,這也是我們對這部紀錄片的期待」。我想這個比喻用在香港的雨傘運動短片合輯中同樣適用,紀錄片在這段期間火速生成,大概就是要成為社會的一種力量,刺激更多多元的聲音,觀眾不一定需要同意紀錄者的觀點,卻可以因著紀錄片播放的機會,牽起更多的討論,在差異之中找尋溝通的可能。

照緹提到《太陽・不遠》更像是一個紀錄影像實驗,在資源有限的空間下把討論的空間撐開,在多元與複雜的集體創作下讓紀錄片誕生。但願香港的雨傘運動也如是,能讓紀錄片在反覆的執拗之中成就對話的可能。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