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不啞的適切──看《寂靜無光的地方》

編按︰本文摘自作者的Facebook,是他在「2014鮮浪潮國際短片展」觀賞黃飛鵬的《寂靜無光的地方》後的感想。誠蒙作者允許轉載。文題為編輯所擬。

黃飛鵬的《寂靜無光的地方》結構簡單卻反映複雜的連帶;故事尋常但體現暴力;語言恰到好處,有感情但不算煽情;有理由但不教化,是出色的現實主義作品。不鮮不啞地帶出社會機構內人的孤寂與無助。

戲中的主體之行是全片唯一有亮相的「特殊學童」,在戲份中的大部分時間他都只是一個側面,甚至只是一把聲音,或是一個被描述的處境;難得的是,戲並沒有純粹將「特殊學童」對象化,而是表述眾角色的宿命環形。我喜歡這種沒有被過分放大的角色感,以及沒有一般「社運電影」直接指向所謂的「政策正義」去為問題輕易作結。喜歡戲中臨尾的一個設計,老師禁不住啜泣,與印刷廠通電話「將banner印光面……因為個主題會出啲……」,這句對白嘲諷的有可能是電影和社會本身──無謂的色彩根本掩蓋不了問題,不光不啞更加適切。

寂片的潛藏信息幾乎是在說:這一刻,這問題沒有可能解決。與其要我不斷去為自己的無知和虛妄而喝采激勵,我推崇這種對現世無力感的直面。人,確是被各種暴力侵襲。

史家Isaac Deutscher曾說過句頗有意思的名言︰

May I remind you that Trotsky, for instance, speaks of three basic tragedies—hunger, sex and death—besetting man. Hunger is the enemy that Marxism and the modern labour movement have taken on…. Yes, socialist man will still be pursued by sex and death; but we are convinced that he will be better equipped than we are to cope even with these.

「人類三大悲劇」──hunger, sex and death。Sex及death自然是掛著特殊狀況所帶來的社會孤寂。Isaac Deutscher相信,解決人類溫飽問題為馬克思主義和現代勞工運動的任務,但主義者仍然會被性情和死亡等問題所纏擾。不過有這種理想的人當有更好的武裝去面對世界上種種個人或孤獨的問題,而這種理想,必須要超越社會機構的官僚,展現出對人的關懷。

「寂靜無光的地方」是一個中性的空間,是受壓者的暴力宿舍。非單政策政治所能解釋。這世界太多問題,根本沒有萬靈解藥,面對著種種被制度遺棄的問題,我們需要的不是哭或笑,而是要去理解從而理解自己。電影媒介──或長或短──可以做的,至少或至多是這樣。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