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沉默的年代──《獨立前十年》的啟示

第十二屆香港社運電影節自開幕以來,曾舉辦多場電影放映及討論會。11月23日的分享會作為電影節的延伸活動,播映了由馬來西亞藝術工作者法米‧惹札(Fahmi Reza)於2007年所執導的紀錄片──《獨立前十年》(10 Tahun Sebelum Merdeka)。這部紀錄片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追溯約七十年前馬來西亞人民反抗英殖民的歷史,重現當時人民反抗英殖民政府的鬥爭運動,並於同年獲得馬來西亞自由影展的「最特出人權電影獎」,其歷史意義和社會意義特別深刻。

在播放電影之前,惹札向與會人士簡單地說明了馬來西亞在人口、宗教等方面的情況,讓在場人士對這個東南亞國家有初步的了解。馬來西亞曾經是英國和日本的殖民地,也是許多不同國籍、族群人士的聚居地。當中以土生土長的馬拉人最多,佔人口比率的一半,其次便是移民過來的華人和印度人,分別佔人口比率的二成半和一成。不同國籍也會產生在宗教信仰上的分歧。大部分馬拉人都信奉伊斯蘭教;華人則崇尚傳統提倡「出世」的佛教;而印度人則擁護印度教。由於馬來西亞人民在種族、宗教、語言上的不同,令這個地方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

回歸電影本身,《獨立前十年》是一部口述歷史的紀錄片,片長只有三十五分鐘,但足以記載馬來西亞獨立之前十年的一段重要的歷史。惹札走訪見證這重要的歷史時刻的民眾,以五位親歷1947年馬來西亞罷市事件的人民的敘述作為主軸,輔以一些新聞片段及官方文檔,拼湊出這段「幾乎被遺忘的歷史」。為何說這是一段「幾乎被遺忘的歷史」?皆因獨立後的馬來西亞執政政權,一直灌輸人民國家的獨立是精英們向英國政府談判的結果,並非靠草根人民自我醒覺而對英國政府進行抗爭。這基本上違背史實。惹札拍攝這部紀錄片,就是要重新喚起人民對這事件的關注和記憶。受訪者在電影中提及,日本的殖民統治實在為馬來西亞人帶來很大的衝擊,令人民意識到原來沒有白種人也可以活下去、沒有英國人其實更理想。馬來西亞國民黨、工會相繼成立,令他們感覺到新的世界就要崛起,人民亦覺悟到:「這片被殖民的國家的土地是屬於我們的。」

有人醒覺,反之,亦有人仍然沉醉在自己構想的美夢之中。當「獨立」這片聲音在馬來西亞社會越來越響亮時,社會中就有人害怕、反對,甚至厭惡那些「搞獨立」的人。然而,面對社會上不同的聲音,主張獨立的人民慢慢向那些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士解釋,他們要奪回自己的土地,自己管理自己的國家,而英國政府只是想要搜刮馬來西亞的財富。當時社會分裂出右翼和左翼兩個不同的政黨,右翼的巫統是親英國政府的黨派,而左翼的國民黨則以左翼的方式進行鬥爭。英國當然選擇了親政府的巫統進行談判,成立聯合邦政府,簽訂《聯合邦建議書》。有見及此,反對派也組織反抗行動,婦女、青年、工人、農民等團體,包括印度人組織聯結起來,成立聯合行動理事會和人民力量中心,提出自己的建議書──《人民憲章》,保障人民的公民權、投票權和平等政治權利,又過濾種族歧視,強調馬來西亞正朝向自治和獨立,是一個國家而非一個殖民地。但是英國政府完全漠視人民的訴求,聯合行動理事會和人民力量中心最終於1947年10月20日發動全國大罷市,以抗議《聯合邦建議書》。罷市行動一呼百應,在馬來西亞全國各地得到全面的成功,但英政府依然對人民的訴求視之不見,並強行通過《聯合邦建議書》,解散工會和拘捕多達三萬名運動的領袖和成員。

電影最後以字幕的方式,直接交代罷市後英國政府的行動,以及人民力量中心及聯合行動理事會的成員的「下場」。又穿插其中一位受訪者哼唱:「人民的血還在流動,在痛苦和貧窮中,當復仇的時機來到時,人民便是法官。」表達出即使面對不合理的制度和強權的統治下,人民追求理想國度的心仍然未有動搖。人民是一個國家、一個城邦、一片土地的主人,不得民心者終有一日會被人民審判。這裡寄托了惹札的心願,也藉受訪人的聲音,向當年為馬來西亞獨立而奮鬥的人民英雄致敬。

歷史總是不斷重複。今天的香港,就像昔日的馬來西亞。近日在港九地區持續進行的「佔領運動」,讓一向政治冷感的香港人開始關注香港政治和前景問題。面對社會不公義,政府與民為敵、指鹿為馬,各種固有價值觀被嚴重扭曲,大部分市民滿腔正義和憤怒,走上街頭,對抗一意孤行的政府。有人規勸「雙學」領袖擬訂退場機制,也有人主張行動升級,要政府面對現實。這場「雨傘運動」自展開以來,已長達兩個多月,爭取真普選和公民提名這兩個目標是清晰的,唯運動進行至今,面對政府各種挑撥和阻撓,運動的方向漸漸迷失。「生於亂世,有種責任」是近日常常聽到的一句話。台灣民進黨的蔡英文曾這樣激勵香港人:「民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獨立也必然不是隨手拈來的東西。馬來西亞人民為獨立而勇於反抗英國政府;今天的香港人面對這樣嚴峻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也醒覺了。但絕大部分人雖然在思想上有所覺悟,卻甘願做一隻「沉默的羔羊」。沉默,是殺死一個社會最快捷而最低成本的方法。身為香港人,究竟還可以為香港做些什麼?

結束播放電影後,惹札和他的拍檔Lew Pik-svonn於亦向與會人士介紹了他們在馬來西亞所推行的文化藝術計劃──「Chow Kit Kita」(我們的秋傑)。位於吉隆坡的秋傑自1970年代開始,由華人聚居地變為外勞、妓女、街童、吸毒者集居的地方,種族、族群間撕裂,不少吉隆坡人都避之則吉,那裡仿佛就是被政府遺棄的一個草根社區。有見及此,Chow Kit Kita便在2010年啟動,目的是為了打破人們對秋傑這個地方的刻板印象,推動和平、自強、連結等意識。這個計劃分為六個階段,面向青少年,帶領他們走入社區,透過戲劇、攝影、繪畫、工作坊等活動,再根據青少年自己對社區的認知和感受,繪製出一幅人文地圖,從宗教、種族、食物,以至潮流服飾來加深認識這片土地。此外,這裡結合了多元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人們擁有不同的背景,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故事,說著不同的語言,但都把秋傑視為自己的家,分享彼此之間的差異,和諧安寧地相處。

其實,Chow Kit Kita這個計劃並沒有得到馬來西亞政府支持。分享會接近尾聲時,有與會人士曾問及惹札他們會否害怕遭到政治打壓Pik-svonn說:「越長大,越受教育,便越清楚社會上發生什麼事,越覺得自己不能夠站在後方而什麼也不做。」她又反問:「如果政府不愛你,你又怎能夠愛這個地方?」今天的香港,有人為自己的地方做認為值得做的事,有人依然對此謾罵嘲諷。不過,至少有一部分香港人已經醒覺,不再沉默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