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鬥殭屍》──用錯火候煲錯藥

偶然在港鐵車站裡看到一個春藥廣告:「犀利男人懂得把握時機。」

筆者即時聯想起當年港產商業片最強導演──王晶。因為以前的王晶導演出名橋多、拍戲仲「快、靚、正」。社會發生任何大熱話題,王晶導演都可以很快地拍出一部話題作品。雖然很多人批評他的作品低俗欠品味,但的確搞笑非常,所以票房常常大收。但九七回歸後,港產電影日趨息微。王晶導演也跟隨大氣候回歸祖國製作合拍片和劇集,可惜作品漸已失去住日感覺,只剩低下俗套,而且不甚好笑。

今次王晶率領製作團隊回歸香港,推出新作《天師鬥殭屍》,大膽地以「神鬼」做題材,擺明放棄大陸市場,主攻本地。導演由新人陳翊恆擔任,筆者也曾看過陳導的前作《古惑仔:江湖新秩序》和《紮職》,所以對陳導也未敢抱太大期望。

說了這麼久,究竟好看與否?

先此聲明,以下論點全是筆者作為觀眾的個人意見,絕對無求証任何相關人士,筆者更加不是製作團隊們「心裡面條蟲」,所以如有得罪,敬請見諒。

首先,今次王晶擺明居馬想挾住年前麥俊龍導演帶起的熱潮推出新戲。但畢竟經過一年時光,真是怎麼屍氣也散清光了。還記得當日《殭屍》上映時,筆者曾批評它用「殭屍」的名字包裝,卻拍不出港產殭屍片的味道。因為在電影殭屍裡欠缺了那種「驚完笑、笑完再驚」的感覺,所以對筆者來說《殭屍》只能算是一般恐怖電影。陳翊恆導演也好像明白這點,所以在《天師鬥殭屍》裡盡量放入以往殭屍片元素:甚麼「停止呼吸」、「糯米去屍毒」、「美女人鬼戀」等一大堆集體回憶,落重藥之餘,心底裡似乎望著麥俊龍套《殭屍》來打,照道理沒失敗的餘地吧?但事實住住就是「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做不到」。落重藥,但用錯煲的方法,那藥自然飲死人。

先天缺陷  錯用藥引

《天師鬥殭屍》在角色設定上明顯地模仿《殭屍先生》,基本上傳統殭屍片的角色設定必然是:一個道長(林正英)、兩個笨蛋徒弟(錢小豪及許冠英)、再加上奸角(樓南光)與女鬼(王小鳳)。在選角方面,筆者必須承認真是很難再找人代替已故影星,林正英先生的道長角色。雖然元彪師傅在戲中經已很落力演出,但他的武打形象太深入民心,很難令人接受他是茅山師傅。而沿用鄭中基代替錢小豪可以成立,但用關楚耀代替樓南光,就真是「比靚仔還可以」,比演技就不用多談了。女角方面清一色花瓶,觀眾絕叫不出名字來,真不明白王晶導演為何不專心打做一個有點知名度的女星?每套戲都換女角,一個都認不出來。

但說到最敗筆要算是找來伍允龍代替許冠英,那個爆炸頭只能用「不知所謂」來形容。比起許冠英先生的冷面攪笑演技,閒閒地差上十萬八千里。事實上睇完套戲筆者有種感覺,就是陳導完全沒跟演員溝通過。大家自己有自己演,各有各做,完全沒有共鳴感可言。

後天缺陷  捉錯用神

再者每個搞笑位,都只會用對白硬搞笑,完全沒有放心思在肢體動作或場囗設計之上,全套戲就好像鄭中基的個人揀篤笑表演。還有那些武打設計也令筆者慘不忍睹,殭屍片應有的「逃走、還擊、再逃走」那種動作設計蕩然無存:當中武打巨星元彪師傅居然一點武打表現也沒有,整體動作設計絕對低於電視台水平。筆者終於明白,林正英師傅那套「打殭屍打到用詠春黐手、再來背摔還擊」的武打設計原來是那麼難能可貴的。

以上問題雖然敗筆,但終歸不是致命原因。最致命的原因是節奏──電影的節奏:全片完全沒有「驚完笑、笑完再驚」的感覺。整套電影的笑位斷斷續續,沒有一浪接一浪的緊接性,過程平淡而且充斥無聊場口,笑完之後的驚嚇位置又不夠驚嚇。本來煲藥要用文武火,點知陳導「一路用文火煲,煲到無水先用武火」──「唔濃有鬼」。

缺陷癥結  火喉未夠

從前年輕的製作人經常埋怨香港電影圈操控在一班學歷不高、「紅褲仔」出身的前輩手上。但前輩們拍出的作品是觀眾有共鳴的,甚至揚威亞洲、以至國際的。現在導演們雖然教育程度高了,但是始終勝不過前輩們用血汗和淚水換來的經驗。期望王晶導演和他的團隊重拾昔日光輝,做回「犀利男人」,不要再拍出這些「過期春藥」來毒害觀眾,為港產片挽回一點面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