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en成軍以來最強大的反擊戰(上)

恐防有人不清楚Marvel(漫威)和X-Men(變種特攻)的關係,如果將Marvel比喻為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X-Men就是旗下的「伽利略系列」(這個比喻加入了筆者濃烈的愛)。但當然,與DC合稱美國兩大漫畫巨頭的Marvel,就像東野圭吾一樣,筆下除了神探伽利略這支勁旅,還有「加賀恭一郎系列」,也就是Marvel近年致力推上銀幕的的Avengers(復仇者聯盟)。

然而,X-Men和Avengers這兩個Marvel大系,其電影運作模式是兩種剛好相反的策略。在2012年《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上映前,Marvel就先行拍攝了以劇中主角鋼鐵俠Ironman、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雷神索爾Thor和變型俠醫Hulk獨立故事為題材的電影,可以說是「先單飛、再組團」;而X-Men系列則相反,是「先成團,後單飛」,首先從2000年開始,就拍了三集正傳作品,後來再將Huge Jackman飾演的重磅角色金剛狼Wolverine抽出,迄今拍了兩部獨立外傳。

以商業策略的角度而言,Avengers無疑較為成功,先將個別英雄角色拍成電影,待增加了觀眾的認知,壯大號召力後,正傳上映自然大收旺場。反之,X-Men則需要面對觀眾群不斷收縮的難關,身為Marvel迷尤其是X-Men擁躉的筆者,歷年來邀約友人看X-Men都是拒絕居多,其原因離不開兩大問題:問題一,未看過之前數集,怕看不懂內容;問題二,對「呢味超人野」沒有興趣(但其實 Ironman和Spiderman都是Marvel旗下的超人,卻無此問題)。例如第三集《變種特攻:最後戰役》(X-Men: The Last Stand)上映時,筆者便曾以「至少有Huge Jackman和Halle Berry喎,今集仲有Ellen Page——」努力遊說,但效果不大;到2011年的《變種特攻:第一戰》(X-Men: First Class),X-Men「新版」角色大翻新,加入了Warm Bodies的靚仔喪屍Nicholas Hoult和當紅影后Jennifer Lawrence(而Huge Jackman在這集只是客串,僅得一句對白:「Fuck off」),雖然在選角方面粒粒巨星,毫不輸蝕給Avengers,但始終走的是團體路線,角色魅力較難突圍而出。

不過,最新一集的《變種特攻:未來同盟戰》(X-Men: Days of Future Past)顯然是痛定思痛,對症下藥做足了這場反擊之戰的準備功夫。回想最初三集,登場角色達數十人,既多且亂,沒看過原著或對這類英雄片興趣不大的觀眾,顯然會有些距離;若不計以Wolverine為主角的外傳,打從X-Men「新版」開始,這問題便慢慢解決,前作《第一戰》已明顯將角色銳減(X教授和萬磁王「居然」只是找來這麼少異能者);到了今集《未來同盟戰》,主力角色則更為簡潔,雖然是次以「未來、過去」為題材,也就是「新版、舊版」兩代共同演出,但角色數量不但沒有Double,反而是少了近半。

今集故事,說穿了也實在簡單直接,就是未來(舊版)的X博士和萬磁王,將Wolverine傳送到過去(新版),協助四十年前的X博士和萬磁王(下刪千字)。這個劇情推進策略可說是一絕,首先,舊版的演員全部出場(連在《最後戰役》時戰死的鐳射眼和鳳凰都在片末出來客串一下),但只為鋪陳劇情,鏡頭不多傾向於陪襯性質,這樣一方面不趕走新觀眾,另一方面也讓筆者這批老粉絲High一High。而唯一能夠從「舊版」過渡至「新版」的,就只有Wolverine,皆因Huge Jackman本身有號召力,而Wolverine又獨領風騷(其實主要都還是Huge Jackman自己)拍過兩部外傳,確是兩代X-Men接軌的好橋樑。主線劇情始終落在過去(新版)的角色上,但認真數數手指,戲份吃重的角色,除了Wolverine,就只有年輕時的X博士和萬磁王、Nicholas Hoult飾演的藍獸和Jennifer Lawrence飾演的妖后。在角色的分配上,與最初三集動輒十人對壘的情況相比,無疑是精簡和親和得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